“蒙山高,沂水长,军心向共产党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、井冈山精神、西柏坡精神一样,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,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。3月20日下午,我校红色问道之旅宣讲团联合红色研习社、镂金雕银剪纸社,以“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”为主题,走进咸阳市秦皇北路社区服务站,开展了一场融合理论宣讲、非遗传承与艺术展演的多维立体化沂蒙精神传播活动。通过“理论浸润+技艺体验+情感共鸣”的创新模式,让红色教育“活起来”“潮起来”,为基层社区注入红色文化新动能。

活动伊始,宣讲团指导教师郭金梅以《沂蒙精神的时代密码》为题,从历史逻辑、实践逻辑、价值逻辑三个维度,系统阐释了沂蒙精神“党群同心、军民情深、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核心内涵。她结合新时代基层治理案例,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跨越时空的思想伟力,引发在场居民共鸣。随后,宣讲团成员张泽宇则以青年视角,用“沉浸式讲述”再现沂蒙六姐妹支前壮举、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等动人篇章,更以“除夕饺子敬英烈”的新时代传承案例,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场域,令在场群众无不动容。

为让红色文化可观可感,活动特别设置“红动沂蒙·纸艺传情”非遗体验环节。在镂金雕银剪纸社志愿者的指导下,社区居民与孩童手持红纸银剪,将“南湖红船”“沂蒙山军民情”“火线桥”等红色意象化作指尖艺术。一位社区老人捧着自己剪出的“沂蒙六姐妹”作品感慨:“这不仅是手艺传承,更是把红色故事刻进了心里!”活动现场,一幅幅剪纸作品汇聚成“红色长卷”,以非遗之美致敬峥嵘岁月。
“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……”随着《沂蒙山小调》的经典旋律响起,宣讲团成员赵洪巍以“音乐微党课”形式,带领百余名社区居民展开红歌传唱。从白发老者到稚嫩学童,从理论宣讲者到社区工作者,激昂的旋律将不同年龄、不同身份的参与者紧密联结。社区居民感叹:“歌声一起,仿佛看到了当年军民同心抗敌的画面,这种体验比书本更震撼人心!”

此次活动以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,构建了“理论宣讲-非遗活化-艺术共鸣”三维红色文化传播体系,既打造了行走的思政金课,又探索了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。红色问道之旅宣讲团开展的各项活动是我校深化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生动实践,也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思政课走进“社会大课堂”的探索创新。未来,宣讲团将继续以多元载体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,让信仰的力量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