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校积极推进“开门办学 开放办学 国际化办学”理念,通过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双渠道强力推动我校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。继8月底我校4名教师赴塞浦路斯欧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,11月上旬,我校又有3名教师顺利抵达该校开展学习。
求学求知,勇攀高峰。7名教师对本次出国留学的机会倍感珍惜,他们深知"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"的真谛。在这趟博士“求学路”上尽快适应从教师到学生的身份转变,明确方向,坚定信念。课堂上认真听讲,虚心提问,深度互动;课堂后积极联系导师,确定研究方向,做好学习规划;课堂外参与本地的学术活动和社交场合,积极建立人际关系,拓展国际视野。教师们深刻体会到除了“语言关”,更需攻克“文化关”,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,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英语水平,也不断体验当地文化,以最快时间适应新的教学模式,以最好状态融入新的学习环境,不忘求学初心,勇攀知识高峰。

小组活动
本次课程学习,全部采用英文授课,在教育体制、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上也与国内有较大不同,本学期共开设3门课程,塞欧大学选派3名优秀教授担任主讲教师,各位教师授课方式各异,各有特点与侧重。其中《ADVANC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》课程的Myria Ioannou教授授课中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互动教学,通过Focus Group和Interview情景模拟教学,促使学生充分参与,积极思辨;《ADVANC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》课程的George Stathakis教授以学生未来研究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为出发点,设置课程内容、案例,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解决能力;《ADVANCED STUDIE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》课程的Polykarpos Votsis教授鼓励学生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思考问题,结合经济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,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。课上来自中国、俄罗斯、希腊、黎巴嫩等国家的学生分享和交流不同的思想,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,更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、学习经历的同学之间的了解,提升了大家协作和沟通能力并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。同时,3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帮助大家提升知识、能力,更是自我教学方法、理念的一次反思与提升。

课外讨论
知行合一,国际融合。7名教师团结一致,互帮互助,快速适应异域的生活和文化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加强与国外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,吸收不同文化和知识体系的优秀经验,了解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,从中汲取优秀经验,将所学、所思、所获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,不断拓宽国际视野,探索教育前沿。
几位老师积极与各自导师联系,沟通学业进度、研究问题,交流中塞两国之间的教育、饮食、文化等差异,加深双方的互信,提升了塞欧大学老师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。课余时间,几位老师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酒会、希腊语学习、户外拓展活动,与外国同学探讨问题,交流思想,展现中国教师积极上进、开放包容的阳光形象。

实践活动
强肌补钙,凝心聚魂。7名教师党员时刻牢记党员初心使命,留学期间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。12月4日,7名党员以围绕留学期间如何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做到“两个维护”为主题,进行学习分享交流,与会党员结合近期经历,讲见闻、谈感受,纷纷表示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,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,牢记学校领导的殷殷嘱托。

专题会议
万水千山,道不远人。7位老师深感此次出国留学机会难得而宝贵,对学校给予的全方位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,决心不仅要丰富知识、开阔眼界,更要创新思维、拓宽思路,时刻牢记陕财人“博学、慎思、诚朴、笃行”的校训,立志学有所获、学有所成,讲好“陕财故事”,亮出“陕财名片”,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

合影
(图片:王潇雅 石杨 审核:陈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