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,陕财学子在行动。

李林红,南校区19级会计23班学生,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夏日哈镇河南村一社。
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国各地,白衣天使在大年三十,依然守在医院的最前线,和家人视频通话的时间都没有,还有其他很多工作者一连工作多日却依然奋战在前线,这样的画面我们每天都能看到!
作为大学生,李林红认为虽然我们不能去往疫情防控的第一线,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做贡献!于是,他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名,参加了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工作!
李林红按照村委会的统一分配,到村子的出入口执勤。他提醒进出的人员戴口罩,并且详细登记姓名、出入及返回时间、体温、出入事由等相关信息。对于外出闲逛人员,李林红会耐心地加以劝返,对于车辆出行,无相关证明的,他坚持原则不予放行。严格的出入管理,是为了居民的安全、为了减少交叉传染的几率、也是为了减轻社会和国家的负担。
面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,李林红认为,我们要做到严防严守,不出门,不聚会,在灾害面前,我们要更加精诚团结,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。
李林红说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,志愿服务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。在服务中,我切实体会到了‘防控疫情,人人有责’。”
(作者:南校区 图片:李林红 核稿:贺适)

张颖,南校区19级会计13班学生,家住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方巷口村。
在全国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,张颖积极报名,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,在疫情防控的基层,主动承担工作,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。
张颖说“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抗击疫情工作,是在充分发扬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,也为村子疫情防控增添了一份力量。”她主要负责村口村民的出入检查,阻止外村人员进入,同时详细登记出入信息。
在疫情面前,张颖不退缩,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到达自己的岗位,守护村民的安全,并且积极向大家宣传疫情防控的方法,向村民讲解勤洗手、屋内多通风,少出门,不聚集、戴口罩。
虽然,她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,但她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子的防疫工作做贡献。她说“殊的一年,特殊的每一天,我们一直在路上,我们不会停止我们的脚步,不忘初心,只为抗‘疫’贡献微不足道力量。”
张颖,立足岗位,服务群众。她说,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,让她切实体会到了“志愿付出,快乐奉献”。
(作者:南校区 图片:张颖 核稿:贺适)

刘博文,南校区19级会计27班学生,在班级担任班长一职,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城关镇红旗北巷。
刘博文说“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,作为一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,我应该努力去帮助身边的人,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于是,他第一时间主动加入到疫情防控点的志愿者队伍当中。
每天上午8:00到11:00,下午15:00到18:00,刘博文准时准点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。他与其他志愿者一起,戴着口罩和红袖章,在红旗区内核查住户人员,在红旗入口处核查出入人员,以确保居民的安全。
刘博文按照防疫工作的要求,坚守岗位,虽不能像前线的医护人员那样“战斗”,但他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上奉献力量。他说,做了志愿者后,他才体会到了前线工作人员的辛苦与责任。他也将继续在志愿者岗位上尽职尽责,为大家服务!
刘博文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
我们坚信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我们中国一定可以打赢这场“防疫战”!
(作者:南校区 图片:刘博文 核稿:贺适)

李金羽,南校区19级会计23班学生,家住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正街五路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李金羽第一时间加入到了社区疫情防控点志愿者服务的行列中。每天与其他志愿者走访入户,开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识宣传,发放《致居民的一封信》和《疫情防控常识》。在社区,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标语、张贴防疫通告,提醒居民减少外出,常戴口罩,不信谣、不传谣,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排查,做好防疫管控,切实筑牢健康防线。
李金羽时常对周围的人说“此时此刻,我们的家园发生了空前绝后的灾难,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,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抗“疫”前线去,用自己的行动来给人生的道路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”。
李金羽说“祖国有难,吾当先锋;我坚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战胜恶魔,一定会迎来胜利。”
(作者:南校区 图片:李金羽 核稿:贺适)